摘要
对云南河口低热河谷地区的南美油藤进行3种种植密度(A 150 cm×200 cm、B 200 cm×200 cm、C 250 cm×250 cm)试验,并对其生长量及产量影响的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种植密度的茎围增长量在夏季随气温的升高而迅速生长,冬季随气温的降低长势趋于缓慢,茎围增长量在一年中呈慢-快-慢的变化趋势;密度250 cm×250 cm的茎围增长量显著高于密度150 cm×200 cm和200 cm×200 cm,现蕾期、初花期、初果期及成熟期均提前;全年单株脱壳前、脱壳后、种仁总产量、单果重为密度250 cm×250 cm>200 cm×200 cm>150 cm×200 cm,各种植密度之间全年单株脱壳前、脱壳后和种仁总产量差异达显著性水平,200 cm×200 cm、250 cm×250 cm的单果重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与150 cm×200 cm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3种密度的种仁出油率无显著性差异。密度小的长势及产量均优于密度大的,即定植时适当增大株行距有利于南美油藤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
单位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