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南宋在室女分产研究成为日本法律史学界中争论的热点之一,并引起了欧美、中国等学者的关注和讨论。分歧最大的是"女合得男之半"分产法,对此,学者困惑不解、激烈争论,焦点是这一女性分产制度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是传统法律制度发展中的常态还是家族伦理法制的例外?这一学术史争论基于日本法律史学界家族法理论预设所做,中国传统社会法律文化的研究是否应该基于事实逻辑而不是预先的理论预设,本文在梳理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同时,尝试重新阐释中国传统社会中法律理想与现实真实中的"女合得男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