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脓毒性肺栓塞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刘佳; 黄慧; 潘磊
来源: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7, 17(06): 2284-2288.
DOI:10.16563/j.cnki.1671-6272.2017.12.007

摘要

目的探讨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脓毒性肺栓塞(SPE)患者临床特点,加强对SPE认识,提高SPE诊治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世纪坛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确诊的16例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致SPE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结果 16例患者男女比例10:6,发病中位年龄35,6岁,临床表现发热(100%)、咳嗽(75%)、呼吸困难(50%)、胸膜性胸痛(68.8%)和咯血(81.3%);16例患者均符合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及明确诊断SPE,4例患者未发现易感因素,12例患者发现SPE易感因素/存在基础疾病和可能来源,包括静脉吸毒1例、感染3例(足趾部1例、起搏器2例)、存在基础疾病2例(白塞病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同时存在基础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易感因素(中心静脉置管—PICC管)1例;可能病原菌葡萄球菌属4例、链球菌属3例、杆菌属3例、真菌2例、分枝杆菌属1例、未能明确病原菌1例及混合感染2例;胸片及胸部CT表现通常非特异,CT检查更有助于诊断,必要时应积极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首先推荐)或V/Q显像明确;治疗方法除抗微生物治疗外,还包括拔除中心静脉置管、拔除/更换起搏器及心脏外科手术,结果3例死亡,13例治愈。结论 SPE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疾病,常表现非特异性临床和影像学征象,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及胸部影像学异常时需高度警惕SPE。早期诊断及积极干预可改善预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