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房脂肪灰度值与胸腔镜外科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崔闫; 李浩杰; 杜娟; 施野; 邹亮; 陈伊; 张志鹏; 徐丹青; 杨立猛; 侯志辉; 侯剑峰; 姚焰; 郑哲*
来源: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1, 28(07): 806-810.
DOI:10.7507/1007-4848.202005044

摘要

目的分析心外膜脂肪灰度值与胸腔镜外科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8年在阜外医院行胸腔镜外科射频消融9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5例、女22例,平均年龄(57.8±9.4)岁。左房增强CT计算左房脂肪体积和平均灰度,根据左房脂肪组织的平均灰度将患者分为高、中、低灰度三组。患者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随访终点为窦性心律恢复率。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分析心外膜脂肪增强CT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校正了患者的体重指数、体表面积、性别、左房舒张末期内径后,回归分析显示,左房增强CT脂肪灰度与房颤类型相关(OR=0.30,95%CI 0.12~0.79,P=0.0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左房CT脂肪灰度值可预测胸腔镜外科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OR=0.92,95%CI 0.85~0.99,P=0.027)。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不同左房脂肪组织灰度值患者术后房颤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左房脂肪增强CT灰度值越低,远期房颤复发率越高。结论左房脂肪增强CT灰度值可以有效预测胸腔镜外科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