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8年深圳市坪山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和潜在减寿分析

作者:王玲; 陈伟文; 张彩娟; 何志明; 吴能简*
来源:慢性病学杂志, 2020, 21(11): 1617-1626.
DOI:10.16440/j.cnki.1674-8166.2020.11.004

摘要

目的分析2015—2018年深圳市坪山区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特征,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开展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2015—2018年深圳市坪山区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监测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潜在减寿率等指标,掌握当地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等死亡特征。结果 2015—2018年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7.35/10万~22.4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61/10万~55.15/10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的年度变化趋势均不明显,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8年,男性年均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肺癌、肝癌和食管癌年均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5~64岁年龄组和≥65岁年龄组男性恶性肿瘤年均年龄别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5—2018年,男性恶性肿瘤标化潜在减寿年数、标化潜在减寿率均高于女性。男性各种恶性肿瘤疾病的标化潜在减寿年数、标化潜在减寿率均高于女性。结论恶性肿瘤防治应从45岁开始,男性是防治的重点人群,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性别,做好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以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