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统计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雷公藤多苷片与甲氨蝶呤2年内的药物存活时间,比较两者2年药物存活率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8月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并符合纳入要求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观察时间2年,运用SPSS 25.0中的倾向评分匹配,配对出观察组(雷公藤组)和对照组(甲氨蝶呤组)各143例,比较两组2年药物存活率及停药原因。[结果] 1)2年药物存活率方面:雷公藤组与甲氨蝶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雷公藤组低临床疾病活动度患者2年药物存活率高于高临床疾病活动度患者(P<0.01),甲氨蝶呤组低、中临床疾病活动度患者2年药物存活率均高于高临床疾病活动度患者(P<0.05),甲氨蝶呤组2年期间未住院患者2年药物存活率高于曾住院的患者(P<0.001)。2)在停药原因方面:(1)雷公藤组因好转自行停药例数多于甲氨蝶呤组(P<0.01),因血液系统受损停药例数少于甲氨蝶呤组(P<0.05)。(2)在停药患者中,药物存活时间方面:雷公藤组因好转自行停药的时间短于甲氨蝶呤组,因控制不佳、肝功能受损、胃肠道不适的停药时间长于甲氨蝶呤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与甲氨蝶呤在实际运用中的2年药物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2年药物存活率均受入组时临床疾病活动度的影响,其中甲氨蝶呤组还受入组期间是否住院的影响。在停药原因方面:雷公藤组因好转停药的例数更多,甲氨蝶呤组因血液系统受损停药的例数更多;对具体的药物存活时间分析发现,与甲氨蝶呤组相比,雷公藤组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在肝功能受损、胃肠道不适方面耐受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