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因素对新疆地区荷斯坦奶牛在群寿命的影响

作者:赵番番; **; 马砚军; 马新兵; 葛建军; 张晓雪; 张梦华; 胥磊; 姜徽; 桑扎根; 黄锡霞*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 2020, 47(03): 822-82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0.03.021

摘要

为探究非遗传因素影响荷斯坦奶牛在群寿命的规律,了解奶牛利用情况,本研究收集了新疆昌吉地区规模化牛场2011-2018年4 057头荷斯坦奶牛的离群、生产性能数据。运用SAS 9.2软件分析了场、离群年份、离群季节、淘汰类型对荷斯坦奶牛离群胎次、在群天数的影响,并进行最小二乘及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离群年份和淘汰类型均对离群胎次和在群天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场、离群季节对离群胎次和在群天数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离群年份的增加,离群胎次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2016年的离群胎次最高,为3.222胎,高于其他年份(P<0.01);2018年的离群胎次最低,且极显著低于其他年份(P<0.01);2015年在群天数高于其他年份,2018年的在群天数最低,为1 890.692 d,且极显著低于其他年份(P<0.01);根据季节的不同,春季的离群胎次低于其他季节,在群天数极显著或显著低于秋季和冬季(P<0.01;P<0.05);淘汰类型中肢蹄类疾病的离群胎次和在群天数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类疾病(P<0.01),乳房类疾病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类疾病(P<0.01)。因此,通过分析上述各非遗传因素对离群胎次和在群天数的影响,可以为规模化牧场奶牛日常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奶牛综合使用效率,延长奶牛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