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官兵防御机制特点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于均涛; 姜忠东*; 孙忠华; 单墨水; 范成路; 徐妮
来源:职业与健康, 2020, 36(08): 1071-1078.
DOI:10.13329/j.cnki.zyyjk.2020.0247

摘要

目的研究官兵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6月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自编成长环境因素问卷对某团单位整群抽样调查。结果共调查402名陆军某团官兵,其成熟型防御机制的DSQ评分最高(4.62±1.26),其次是中间型防御机制(4.05±1.05),最低是不成熟型防御机制(3.53±1.18);家境的投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婚姻的抱怨因子、幽默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受教育年限、服役年限在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及部分因子上均有相关性(均P<0.05),服役年限与不成熟防御机制有相关性(均P<0.05);身份类别在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的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及抱怨、分裂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97、3.66,均P<0.05);既往经历重大负性事件者在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的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业余爱好在成熟防御机制的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5)。结论家庭经济条件、婚姻对防御机制的影响较小,年龄、受教育年限、服役年限、业余爱好对形成良好的防御机制有更积极的意义,而负性事件更易导致不成熟防御机制的使用,但对成熟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的形成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官兵整体更倾向于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来面对问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