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上CAG患者常症见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如胃部泛酸胀满、疼痛等,若不予重视,则有进展为胃癌的可能,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故重视CAG “炎-癌”转化并及时进行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中医典籍中无胃癌病名,其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在CAG常见症状的基础之上,兼见胃脘疼痛不解、呕血、便血、吞咽困难等,多提示癌变。胃癌可归属于中医学“胃反”“噎膈”“伏梁”等范畴。中医学在阻断CAG“炎-癌”转化、改善肿瘤微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阴火理论是“补土派”医家李杲(号东垣)“脾胃内伤”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阴火是以脾胃虚损所产生湿热瘀毒之邪,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阴火与CAG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从而明确“阴火”是本病“炎-癌”转化的关键,临证需根据病情进展,把握其动态变化,紧扣“阴火”关键环节,通过运用“健脾益气、清热泻火、化瘀解毒”之法选方用药,才能取得临床效益最大化,并为进一步防治CAG “炎-癌”转化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及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