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水平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VF/ICSI)早期妊娠丢失及累积妊娠结局的影响, AMH是否可以作为评价卵母细胞质量的指标。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助孕首次取卵周期的3701例女性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 按年龄分为高龄组(≥35岁)和低龄组(<35岁), 参考博洛尼亚和波塞冬标准, 按AMH水平分为3组, 低AMH组(AMH≤1 μg/L)、中低AMH组(1 μg/L0.05)。低龄患者中, 低AMH组、中低AMH组和正常AMH组累积妊娠率分别为61.9%(211/341)、66.0%(319/483)、69.3%(1219/17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累积活产率分别为50.1%(171/341)、57.8%(279/483)、57.1%(1005/17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二元逻辑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 低龄患者中低AMH组累积妊娠率、累积活产率均低于正常AMH组(OR=0.617, 95%CI=0.460~0.829, P=0.001;OR=0.660, 95%CI=0.496~0.878, P=0.004);中低AMH组累积妊娠率、累积活产率低于正常AMH组,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中AMH水平不同的3组间累积妊娠率、累积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行IVF/ICSI助孕女性首次取卵周期中, AMH水平与早期妊娠丢失的发生率无关。在低龄女性中, AMH水平是影响累积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 AMH≤1 μg/L的女性助孕结局明显降低。在高龄女性中, AMH水平与累积妊娠结局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AMH水平可能不是卵母细胞质量的评价指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