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倍体定量分析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癌变细胞学筛查中的意义

作者:陈威; 谭敏华; 周泳健; 黄文彦; 李玲; 安建虹; 申洪
来源: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21, 26(04): 355-362.
DOI:10.13505/j.1007-1482.2021.26.04.006

摘要

目的评价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癌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以宫颈病理活检确诊为金标准,对1113例宫颈DNA倍体定量分析结果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结果异倍体(+),包括(1+)和(2+),共863例;其中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和癌变的病例共377例,包括CINⅠ127例,CINⅡ和Ⅲ229例,癌21例;其余486例为阴性。异倍体(-)共250例,其中病理组织学确诊为阴性(非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变)有232例,CINⅠ16例,CINⅡ和Ⅲ2例,宫颈癌0例。异倍体(+)筛查CIN及癌的灵敏度、特异度、标准化准确度、标准化阳性预告值和标准化阴性预告值分别为95.4%、32.3%、63.9%、58.5%和87.5%;筛查CINⅡ、Ⅲ及癌时分别为99.2%、28.8%、64.0%、58.2%和97.3%;单纯筛查宫颈癌时分别为100%、22.9%、61.5%、56.5%和100%。异倍体(2+)筛查CIN及癌时分别为77.2%、87.5%、82.4%、86.1%和79.3%;筛查CINⅡ、Ⅲ及癌时分别为90.1%、80.5%、85.3%、82.2%和89.0%;筛查宫颈癌时分别为90.5%、65.5%、78.1%、72.5%和87.4%。结论以DNA异倍体(+)筛查CIN、CINⅡ+Ⅲ及宫颈癌的灵敏度很高,特异度低,能有效筛查宫颈癌和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不易漏诊,但确诊能力低;以DNA异倍体(2+)筛查CINⅡ、Ⅲ及癌的灵敏度高,特异度和准确度较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