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云开地体位于古特提斯构造域、古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接部位,是研究华南印支期花岗岩构造背景的关键窗口。本文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云开地体阳春二云母花岗岩开展了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给出两组谐和年龄:一组为426.4±1.7Ma(MSWD=2.4,n=8)志留纪末,属加里东期;另一组为239.1±1.7Ma(MSWD=1.2,n=4)中三叠世,属印支期。独居石U-Pb定年结果为239.0±0.3Ma(MSWD=1.2,n=31),与第二组锆石U-Pb年龄一致,指示该岩体形成于中三叠世。阳春二云母花岗岩总体显示出S型花岗岩或过铝质花岗岩的特点,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对平坦,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全岩锆饱和温度低(725~747℃)。在同位素组成上,其全岩εNd(t)(-10.8~-9.4)、锆石εHf(t)(-13.2~-7.8)和独居石εNd(t)(-10.9~-8.4)三者之间相互吻合,并具有相似的亏损模式年龄(全岩tDM2(Nd)为1.8~1.9Ga、锆石tDM2(Hf)为1.8~2.1Ga、独居石tDM2(Nd)为1.7~1.9Ga),表明岩浆起源于古老再循环地壳物质的重熔,并经历了以斜长石和独居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我们认为阳春二云母花岗岩形成于从大洋俯冲到造山带垮塌的转折阶段:晚二叠世海相沉积和Ⅰ型花岗岩反映了古特提斯洋俯冲作用;早-中三叠世区域地壳发生强烈缩短加厚并诱发了深熔作用形成S型花岗岩,代表了同造山阶段;晚三叠世A2型花岗岩浆作用和陆相红层沉积指示造山带垮塌阶段。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