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能参与骨质疏松的病理进程,在骨质疏松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运动可调控肠道菌群进而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目的:总结肠道菌群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的作用与机制,探讨运动介导肠道菌群在调控骨质疏松中的潜在作用。方法:以“Intestinal flora,intestinal bacteria, metabolites of intestinal flora,bone metabolism, osteoporosis,exercise”和“肠道菌群,肠道细菌,肠道菌群代谢物,骨代谢,骨质疏松和运动”为关键词,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1990-2023年间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1)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变化以及氧化三甲胺和胆汁酸等肠道菌群代谢物水平变化,能作为骨质疏松诊断的生物标记物。(2)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肠屏障功能障碍和产生过量脂多糖、氧化三甲胺,诱导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细胞因子、激活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以及加剧氧化应激等,进而促进破骨细胞分化、诱导成骨细胞凋亡以及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迁移;重塑肠道菌群稳态能抑制炎症反应、下调氧化应激,进而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以及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迁移,防治骨质疏松。(3)运动能调控肠道菌群稳态、改善肠屏障功能、促进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分泌、下调血清脂多糖水平、降低氧化应激,进而抑制骨细胞凋亡、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调节骨细胞营养代谢,从而发挥防治骨质疏松的潜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