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冰雹形成机制及雹云催化技术模拟——个例研究

作者:樊明月; 张佃国; 龚佃利; 封秋娟; 华杰; 王永政; 张洪生; 郭建
来源:大气科学学报, 2013, (01): 107-120.
DOI:10.13878/j.cnki.dqkxxb.2013.01.012

摘要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发的三维全弹性冰雹云模式,对2006年7月5日山东境内一次以冰雹、雷雨大风为主的强对流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冰雹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79%左右的冰雹胚胎是霰,雹胚以霰为主,霰主要来自于冰雪晶与过冷雨水碰撞冻结以及雪的自动转换过程,霰形成后主要靠碰并过冷云水、雨水增长,而冰雹主要质量来源是霰的自动转化以及碰并过冷云水增长。人工催化试验表明:在强对流云中冰雹含量达到0.1g·m-3前1~4min进行催化,能有效抑制冰雹粒子的增长,在过冷水含量中心(5.5km)上方1.0~1.5km催化防雹效果较好,在其下方催化防雹效果较差;剂量越大防雹效果越好。AgI主要以凝华核的作...

  • 单位
    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