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变化对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收的102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近期治疗效果的差异分为疾病控制组(CR+PR+SD)(n=70)与疾病未控制组(PD)(n=32)。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与CD3+CD4+、CD3+CD8+水平。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NSCLC患者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卡氏评分(KPS)<70分、分化程度为低分化、TNM分期为Ⅳ期的疾病未控制组患者占比高于疾病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组CD3+CD4+水平高于疾病未控制组,而CD3+CD8+水平低于疾病未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β=0.325,OR=1.384,95%CI=1.008~1.872)、KPS<70分(β=0.456,OR=1.578,95%CI=1.142~1.759)、分化程度为低分化(β=0.593,OR=1.809,95%CI=1.250~2.061)、TNM分期为Ⅳ期(β=0.718,OR=2.051,95%CI=1.460~2.769)以及CD3+CD8+水平(β=0.644,OR=1.904,95%CI=1.337~2.475)均为NSCLC患者免疫治疗后疾病未控制的危险因素,而CD3+CD4+水平(β=-0.170,OR=0.844,95%CI=0.751~0.968)为NSCLC患者免疫治疗后疾病未控制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外周血中CD3+CD4+、CD3+CD8+水平与NSCLC患者免疫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年龄≥60岁、KPS<70分、分化程度为低分化、TNM分期为Ⅳ期以及CD3+CD8+水平均为NSCLC患者免疫治疗后疾病未控制的危险因素,而CD3+CD4+水平为其保护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