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水利建设,在"大跃进"运动高潮中确立了以蓄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的"三主"治水方针。"三主"方针对指导各地水利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但"蓄水为主"在当时引起较大争论,并在实施过程中带来了严重的次生盐碱化危害。为此,党和政府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三主"治水方针进行了部分调整,果断地将"以蓄为主"改为"配套为主",形成了新的"三主"方针,即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群众自办为主。"大跃进"运动前后治水方针的形成与调整,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也体现了党和政府正视现实、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