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劳育评价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积极回应,是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合理塑造,是与专业实践技能的深度融合,也是全方位育人导向的具体落实,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高校应着眼于对大学生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等劳动素养的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素养采取恰当的评价方式。高校还要探索建设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从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建立劳育学分清单、建立质量监测机制、注重评价结果运用、鼓励多方协同参与等方面,多措并举确保劳育评价活动科学有效。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