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五代时期存在武人读书之现象,无论是《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等传世典籍,还是墓志等出土文献,均载有大量五代武人读书之实例。五代乱世之中的武人之所以读书,一方面是受"文武兼备"这一传统文化理念和人才评判标准之影响,是对唐中后期武人读书传统的一种自然继承;另一方面还与当时文化教育的社会化、武人参政、亲朋之影响等现实情况有关。武人读书不同于一般的文士读书,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一是武人读书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二是武人喜好读兵学或相关书籍;三是武人的读书活动中不乏文人的身影。武人读书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军事素养和施政能力,有助于改善文武关系。五代的一部分武人不仅读书,甚至还参与比读书更高级别的文化活动——创作文化作品:或善作诗文,或精通音律,或长于书法,亦或兼而备之。真实的历史情况往往极为复杂,不能单一地、片面地认识五代时期的武人,而应客观、全面地予以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