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旨在从刘勰“文体通变”之核心观念基础,再论《知音》“六观”的议题,反思刘勰“主客辩证融合”的文体批评诠释法则与效用。从“通变观”与“观通变”的文体批评中,探讨刘勰如何以作者的博观(主观)与文体批评的“六观”(客观),来回应其所面对的时代问题,并借由《知音》“六观”作为六朝“文体解散”与“文质失衡”的救弊良方。故本文将重新厘析刘勰“六观”之义,进而论述“观通变”在刘勰“六观”中所具有的批评“位置”,解析其“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的批评准则。再则,阐述批评者的“博观”与文体批评的“六观”间,本就存在“主客辩证融合”的通变性,及其“三观通变”与“通变观”在刘勰“文体批评”中的诠释法则与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