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保证某倾斜矿体分段采场的安全生产,采用理论分析和FLAC3D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条件的采场上盘围岩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各参数条件下上盘围岩的当量暴露面积、应力、位移、塑性区分布等指标与采场长度、高度之间的关系;结合岩石强度理论、拉应力区分布面积及位移极限判据提出安全经济的结构参数,并通过工程应用对分析结果进行论证。结果表明:当量暴露面积随采场长度的增长率大于随高度的增长率,当采场长度大于40 m时,采场高度对当量暴露面积的影响权重逐渐增大;当采场长度和高度均为40 m时,其上盘围岩沿采场左右边缘及底部分布拉应力破坏区,最大位移量为41.77 mm,局部逐渐产生了塑性区,但各塑性区未发生贯通,可保持自身稳定。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开采过程中上盘围岩在出矿期间未出现剥离和掉渣现象,整体稳定。因此,为了有效保证采场安全和生产效率,建议矿山采场高度选择40 m,长度选择40 m。
-
单位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