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验证本课题组研发的BurnCalc人体三维扫描系统在烧伤创面面积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6月,笔者单位门诊共就诊符合入选标准的48例烧伤患者。对先就诊的12例患者,每例患者选取1个位于四肢或者躯干部位的创面,由3名主治医师分别使用BurnCalc人体三维扫描系统单独测量创面面积,进行系统稳定性测试。对后就诊的36例患者,每例患者选取1个创面,其中四肢、前躯干、侧躯干创面各12个,由同一名主治医师分别采用无菌薄膜勾边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Image J法、BurnCalc人体三维扫描系统测量创面面积。使用秒表记录3种测量方法分别获取36个创面信息所用时间。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测试者之间的稳定性,对数据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检验。结果 (1)3名医师使用BurnCalc人体三维扫描系统测量所得患者创面面积分别为(122±95)、(121±95)、(123±96)cm2,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5,P>0.05)。3名医师之间的ICC为0.999。(2)无菌薄膜勾边法、NIH Image J法、BurnCalc人体三维扫描系统测量所得患者四肢创面面积分别为(84±50)、(76±46)、(84±49)cm2,无菌薄膜勾边法与BurnCalc人体三维扫描系统测量所得患者四肢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 Image J法测量所得患者四肢创面面积小于无菌薄膜勾边法及BurnCalc人体三维扫描系统(P值均小于0.05)。无菌薄膜勾边法、NIH Image J法、BurnCalc人体三维扫描系统测量所得患者前躯干创面面积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3,P>0.05)。无菌薄膜勾边法、NIH Image J法、BurnCalc人体三维扫描系统测量所得患者侧躯干创面面积分别为(169±88)、(150±80)、(169±86)cm2,无菌薄膜勾边法与BurnCalc人体三维扫描系统测量所得患者侧躯干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 Image J法测量所得患者侧躯干创面面积小于无菌薄膜勾边法及BurnCalc人体三维扫描系统(P值均小于0.05)。(3)无菌薄膜勾边法、NIH Image J法、BurnCalc人体三维扫描系统获取患者创面信息所用时间分别为(77±14)、(10±3)、(9±3)s,无菌薄膜勾边法获取患者创面信息所用时间长于NIH Image J法及BurnCalc人体三维扫描系统(P值均小于0.05),BurnCalc人体三维扫描系统获取患者创面信息所用时间与NIH Image J法相近(P>0.05)。结论 BurnCalc人体三维扫描系统操作稳定,可以准确评估烧伤患者四肢和躯干创面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