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的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对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征(aspirin intolerance triad, AIT)患者术前肺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拟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30例AIT患者(即AIT组), 其中男13例, 女17例, 年龄29~75岁。以及用随机数表法选取同一时间段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且不合并下气道疾病的患者172例(即CRSwNP组), 其中男105例, 女67例, 年龄17~83岁。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以支气管舒张试验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80%定义为存在手术高风险, 针对术前肺功能异常存在手术风险者给予评估及规范化药物干预, 观察干预后2组患者术前肺功能及是否耐受全麻手术。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IT组患者入院时各项主要肺功能指标[FEV1占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占预计值%)、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50占预计值%)、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75占预计值%)、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占预计值%)]较CRSwNP组均明显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882、10.506、9.141、10.182、9.099, P值均<0.001)。AIT组入院时肺功能存在手术高风险者占86.7%(26/30), 明显高于CRSwNP组(11.6%, 20/17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88, P<0.05);支气管舒张试验后AIT组26例患者FEV1占预计值%均<80%, 2组中肺功能存在手术高风险者经过个体化药物干预3 d后, AIT组肺功能达到手术标准的人数占57.7%(15/26), 明显低于CRSwNP组90.0%(18/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5, P<0.05);6 d后, AIT组达到标准的人数占92.3%(24/26), CRSwNP组均达到标准,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FEV1占预计值%较入院时均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T组(90.00±6.32)%比(64.79±13.60)%, t=10.110;CRSwNP组(91.65±11.86)%比(76.40±9.35)%, t=9.346;P值均<0.05], 同时FEV1/FVC占预计值%及小气道功能指标FEF50占预计值%、FEF75占预计值%、MMEF占预计值%经雾化干预后均得到改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肺功能达标的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中及术后未有气道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AIT患者入院时肺功能差, 存在围手术期气道高风险, 基于ERAS理念的规范化气道管理可使其肺功能达到耐受手术的标准, 降低围手术期气道不良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