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明确不同产地加工处理对前胡药材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选育品系为材料,统一栽培,同时采收。将形状和质量相近的新鲜白花前胡根进行水洗、干燥、切片处理,记录干燥时间、折干率和霉腐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干燥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丙素含量。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方法,对不同材料的灰分、酸不溶灰分进行测定。结果:水洗处理可以很好地控制酸不溶灰分含量,非水洗药材酸不溶灰分高达3%,比《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指标高50%左右;40、50、60℃烘干的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丙素含量无显著差异。40、50、60℃烘干药材时间分别为18、22、56 h,切6 mm厚片再进行60℃烘干的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丙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烘干时间为16 h。结论:前胡产地加工需水洗后马上进行低温烘干,烘干温度应控制在60℃以下;产地趁鲜切片加工,切片厚度宜控制在6 mm以上。
-
单位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