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幕上肿瘤切除手术患者术中失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收集310例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纳入203例), 根据术中出血量是否大于500 ml将患者分为两组, 即出血量>500 ml组(42例)和出血量≤500 ml组(161例), 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基线信息、麻醉和手术相关变量、术中快速血栓弹力图(rapid thromboelastography, r-TEG)、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情况,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出血量>500 ml的相关因素。结果出血量>500 ml组患者中脑膜瘤、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分级为Ⅰ、Ⅱ级、颅前窝占位、肿瘤侵及血管、肿瘤最大直径≥4 cm、肿瘤部分切除以及手术时间>240 min的占比均高于出血量≤500 ml组患者(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上述变量与出血量>500 ml存在相关性(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最大直径≥4 cm[比值比(odds ratio,OR)=4.21, 95%CI 1.52~11.71]、脑膜瘤(OR=9.05, 95%CI 3.67~22.30)和手术时间>240 min(OR=4.88, 95%CI 1.92~12.42)是出血量>500 ml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出血量≤500 ml组比较, 出血量>500 ml组患者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 ACT)明显延长(P<0.05)。r-TEG异常与出血量>500 ml存在相关性(OR=3.56, 95%CI 1.38~9.17, P<0.05)。出血量>500 ml组苏醒延迟、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住院费用高于出血量≤500 ml组(P<0.05)。结论肿瘤体积较大(直径≥4 cm)、脑膜瘤切除术及手术时间>240 min是患者术中失血量显著增加的危险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