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联合自拟补肾化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88例EM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44例)予以西药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44例)在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补肾化瘀方,疗程3个月。观察并分析用药前后中医症候量化评分(经行腹痛、腰骶胀痛、月经量少头晕失眠、性欲减退)、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癌抗原125(CA125)、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及痛经评分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用药后两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E2、LH、FSH、PGE2和PGF2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VEFG和MMP-9水平对照组无明显改变但观察组降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水平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3.2%)高于对照组(81.8%)(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15.9%)与对照组(20.5%)无差异(P>0.05),复发率观察组(2.3%)低于对照组(11.4%)(P<0.05)。结论:自拟补肾化瘀方联合孕三烯酮治疗EMs能减轻患者症状,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性激素水平、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