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三区三州"的教育事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但仍有不少顽疾挥之不去,致使教育落后成为制约当地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以往对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落后的解释主要是经济因素,即投入不足或贫困人口无力负担学杂费。然而,这一解释忽略了另一个重要事实,即如果各类主体对学校教育缺乏积极认知和主动参与,再好的教育环境都是形同虚设,收不到实质性效果。在投入逐步增加的新时期,经济将不再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因而思考问题的角度需要转换,振兴机制也需要调整:从关注客体的"物"转向主体的"人",从强调外部扶持转向内生动力,用外力激发、培育主体在教育发展中的内力,才是推进教育振兴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