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污染程度下香樟叶表颗粒物吸附特征分析

作者:陈小平; 汪小爽; 周林; 周志翔*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9(05): 46-53.
DOI:10.13842/j.cnki.issn1671-8151.201901043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污染物浓度与叶片位置对叶表颗粒滞留量的影响,阐明植物叶片的滞尘机制,为高效滞尘植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香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污染程度区域设置采样点,通过扫描电镜(SEM)结合Image J软件分析叶表不同位置各粒径颗粒物数量与粒径分布,同时观察叶片不同位置微结构特征,分析颗粒物分布与叶表微结构的关系。[结果]不同污染程度下叶片不同位置颗粒物数量有显著差异(P<0.05);上表皮近轴端吸附的颗粒物数量显著高于远轴端和下表皮;叶表吸附的颗粒物主要以细颗粒物(PM2.5)为主;香樟叶片上表皮颗粒物主要集中在小室(凹槽)和叶脉附近,且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下表皮吸附的颗粒物数量也在增加并主要集中在气孔及周边。[结论]污染物浓度与叶片空间位置均对叶表颗粒物滞留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植物叶片主要通过上表皮吸附颗粒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