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了解北京市拆违区域周边(50 m范围内)居民区主要病媒生物孳生和侵害情况,为其科学制定防制方案提供技术指导。分别采用路径法和勺捕法进行幼蚊密度监测,人诱停落法进行成蚊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进行蝇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鼠迹法进行鼠密度监测。结果显示,拆违区域周边居民区蚊幼虫路径指数为0.87处/km,大型水体采样幼虫阳性勺率为5.13%,均高于国家标准规定,成蚊停落指数为0.77只/(人·30 min),低于国家标准规定。蝇密度为9.01只/笼,高于全市平均值,其中麻蝇科蝇类为主要种类,占33.69%。鼠类监测中,夹夜法阳性率为0.00%,低于全市居民区平均值,路径指数为0.11处/km,低于国家标准的规定。拆违工作对周边居民区蚊虫和蝇类密度可能有一定影响,对鼠类密度影响较小。建议周边居民区加强大型水体的蚊虫治理,积极查找并清理蝇类孳生地,降低成蝇密度。加强防鼠设施维护,使鼠密度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

  • 单位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