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宋自周敦颐之后,程颢和程颐都提倡"主敬"的修养工夫论。"二程"对周敦颐的"主静"修养工夫进行了厘析,提出当以"主敬"来克服"主静"之弊病。两人对"主敬"的关注各有侧重:程颢以"诚"释"敬",并将"主敬"具体阐述为"识仁"和"定性"两个方面,认为通过"识仁定性"可以达至"和乐"的境界;程颐则用"闲邪"释"敬",提出了"主一无适",即坚定心志的修养方式,并兼论敬义夹持方能上达天德。从"主静"到"主敬"这一厘革背后的成因与意义,可以从对入世的倡导、"天理"的挺立、三教消长下的儒学复兴三个方面予以考察。此后,"主敬"修养工夫成为儒家修养工夫论的主流,并在今天依然具有时代价值,成为近年来复兴传统文化的有力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