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交通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有关部门制定预防和控制交通伤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死者性别、年龄、职业、事故发生时间、道路行为方式、肇事车型、死亡原因等相关参数,对2004~2009年北京市急救中心收集的道路交通致死事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道路交通致死事故259例,死者男女性别比为2.45:1,21~50岁为高发人群(69.11%)。以23:00~1:00时段致死车祸发生频率最高(15.08%);7~8月和10~11月致死事故高发,分别为20.85%、23.17%;从一周分布上来看,星期三发生率最低(11.97%),最常发生于星期六(17.37%)、星期日(16.22%)。死者的职业前两位为工人(39.00%)、农民(15.83%);受伤部位以颅脑损伤为主(81.85%)。死者主要道路行为方式为步行(47.49%)、骑自行车(21.24%);肇事车辆多见于小型汽车(65.64%)。2005年后致死事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结论需要加强对行人和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交管部门应严格执法,尤其应加强夜间及周末的执法力度,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重视轨道交通安全设施建设。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