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李贽以阳明心学及泰州学派的理论主张作为其《水浒传》评点的文化资源,他将《水浒传》视为"心会"之作,将"以情抗理"的时代文化思潮带入小说评点领域,从而使其小说评点带有强烈的主观抒发和社会批判色彩。他以"童心"作为衡量小说人物的基本标准,并力主人物形象塑造的个性化。他还以泰州学派的"狂禅"精神对梁山好汉的侠义之举大加赞扬,这一切都赋予其小说评点以显著的时代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