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和较高发展水平、并且能够保持乡土传统的特色村,应成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想形态和重要主体,其新时期转型发展问题亟须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在界定特色村概念的基础上,从其多功能特色空间属性和一般空间属性出发,探讨了特色村形成演化的机制路径与类型划分思路,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村所经历的起伏探索、多样化发展和向高质量转型三个历史阶段。按照问题、目标、规律相结合的逻辑导向,总结提出了产业、生态、文化三位一体的特色村转型发展模式以及"三化两性"的发展方向。最后从制定差异多元的转型发展战略、深化城乡融合、挖掘乡村多功能价值、培育内生发展动力、完善空间调控体系等方面设计了相应的实现路径。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山东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