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湖北戏曲在宋代就已形成。从南宋后期至元代,出现众多湖北籍的戏曲演员。湖北王公贵胄文人雅士也十分喜爱戏曲,在封藩王府中歌舞演戏蔚然成风。而以武汉为代表的湖北各大中城市更成为“戏窝子”之地。明清时期,湖北重要的戏曲有清戏、汉剧、花鼓戏、黄梅戏等。清中晚期,湖北不同城市都汇聚了不少喜爱戏曲的士子与官员,吸引了各地的剧种和演员来演出。常被称为“戏码头”的汉口,有众多商业性的戏园、酒楼、茶馆,为城市戏曲演出形成发展空间。汉口“戏码头”那众多的剧种与声腔、众多的班社与演员,众多的对戏曲迷恋的文人与市民,造成对不同戏曲爱好群体之间的争分,形成了湖北代表性、特殊性的戏曲文化特征。
-
单位武汉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