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外周血PPARG、CIDEA、ECHDC3、CGN mRNA表达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研究

作者:仝雪薇; 冶学燕; 刘春燕; 梁梦洁; 张新*
来源: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31(06): 4-199.
DOI:10.16458/j.cnki.1007-0893.2021.06.002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外周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细胞死亡诱导DFFA样效应子(CIDEA)、烯酰辅酶A水合酶结构域(ECHDC3)及姜黄素(CGN)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初诊T2DM合并肥胖患者(T2DM+OB)23例、选取体检中心正常体质量指数(BMI)的健康者(NC)43例及单纯肥胖者(OB)4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外周血PPARG、CIDEA、ECHDC3与CGN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T2DM+OB组的年龄、三酰甘油(TG)水平均高于NC组和OB组,T2DM+OB组和OB组的体质量、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N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OB组外周血PPARG和CIDEA的mRNA分子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和O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PPARG和CIDEA的mRNA分子表达水平与TC及总胆固醇(TC)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外周血PPARG、CIDEA的mRNA表达增加有可能通过调节血浆TC及TG水平从而减缓单纯肥胖人群T2DM的发生,PPARG、CIDEA在外周血mRNA的表达有望成为肥胖人群罹患T2DM风险预测及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