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心雕龙·辨骚》篇“四异”与“博徒”相关问题,历来歧解纷出,各家争讼不休。刘勰从“变”的角度看待楚辞,因此要准确把握“四异”“博徒”,离不开对“通变”批评观的考察。“通变”是刘勰在南朝追新求变风潮下为补偏救弊而摸索出的折中之道,“四异”和“博徒”都是他从“通变”批评观的原则出发,对楚辞作出的以儒家经典为参照对象的评价,表示楚辞是对经典的“反正”和新变。这种“变”在刘勰看来虽相较经典为小道,即所谓“《雅》《颂》之博徒”,但毕竟是“去圣之未远”时代的文章典范,“取镕经意”基础上的“自铸伟辞”,因此他并没有把楚辞完全放到儒家经典的对立面予以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