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FPIP)和沙门菌肠炎的临床特征差异,为早期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FPIP和沙门菌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FPIP组191例,男106例、女85例,中位发病年龄3.8(1.5~7.4)月;沙门菌肠炎组120例,男75例、女45例,中位发病年龄14.7(9.9~20.0)月。与沙门菌肠炎组相比,FPIP组发病年龄较小,病程较长,湿疹史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IP组的发病年龄以<6月为主,沙门菌肠炎组以6~24月龄为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PIP全年散发,沙门菌肠炎发病主要分布于夏秋季节(6~10月)。与沙门菌肠炎组比较,FPIP组肉眼血便、黏液便、黏液血便发生率较高,呕吐和发热的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沙门菌肠炎组比较,FPIP组C反应蛋白>10 mg/L和贫血比例较低,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较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和25羟维生素D水平以及食物过敏原sIgE阳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门菌肠炎组抗生素使用率高于FPI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PIP多见于无发热、有血丝便的6月龄以内患儿,可伴有湿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沙门菌肠炎多见于6~24月龄儿童,好发于夏秋季节,常伴有发热、C反应蛋白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