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伴自杀意念青少年首发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静息状态大脑活动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对42名伴自杀意念青少年首发MDD患者(SU组)、17名不伴自杀意念MDD患者(NSU组)和29名健康对照组(HC组)进行心理评估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扫描,运用低频振荡振幅(ALFF)方法比较三组间大脑功能活动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差异脑区的zALFF值与抑郁严重程度、自杀意念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三组被试zALFF值在左侧海马(MNI:x=-21,y=-33,z=0)、左侧内侧额上回(MNI:x=3,y=33,z=63)显著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20,未校正)。事后检验结果示,与NSU组和HC组相比,SU组左侧海马zALFF值显著升高(F=28.931)、左侧内侧额上回zALFF值显著降低(F=16.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onferroni校正),HC组和NSU组之间zALF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组左侧海马、左侧内侧额上回zALFF值与HAMD-24总分(r=-0.214,-0.103)、自杀意念强度因子分(r=0.115,-0.055)无相关性(P>0.05)。结论 伴自杀意念青少年MDD患者左侧海马、左侧内侧额上回存在异常的自主神经活动,可能是其产生自杀意念的神经基础和生物学指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