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与非弱视患者空间扭曲特征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的高度近视合并屈光参差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0.8)分为非弱视组和弱视组,非弱视组患者21例,弱视组患者29例。采用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研制的视感知觉检查评估系统检测患者空间扭曲情况,检测时视标“○”沿着3个直径分别为3.6°、4.4°和5.2°的同心圆随机闪现,受试者将“+”套入“○”后点击鼠标,将结果记录为空间扭曲距离(SDD)和空间扭曲角度(SDA),两者计量单位分别为像素和度(°),箭头的头尾距离为SDD,与水平线夹角为SDA,在小、中、大三个同心圆分别记录为SDDs、SDDm、SDDl和SDAs、SDAm、SDAl。使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弱视组患者双眼SDD较非弱视组明显增大,除SDDm外(P=0.20),SDDs和SDDl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弱视组患者双眼SDA较非弱视组明显增大,除SDAm外(P=0.25),SDAs和SDAl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合并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觉空间扭曲更明显。但是,也存在一些非弱视患者具有明显空间扭曲,而部分弱视患者无明显空间扭曲的现象。结论 高度近视合并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较非弱视患者具有更明显空间扭曲,其可能参与弱视的发生发展。

  • 单位
    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