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膜后肾周间隙肾脏肿瘤与肾周肿瘤的多层螺旋CT对照研究

作者:邬颖华; 宋彬; 龚启勇; 吴苾; 陈卫霞; 刘荣波; 伍兵; 李真林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1(2): 288-291,302.
DOI:10.3969/j.issn.1672-173X.2010.02.024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腹膜后肾周间隙肾脏与肾周起源肿瘤的主要CT征象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腹膜后肾周间隙肿瘤40例,以病理结果为依据,将其分为肾脏肿瘤组(n=14)和肾周肿瘤组(n=26),并对其CT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 肾脏肿瘤组的定位及起源征象以"新月征"、"鸟嘴征"、"肾脏嵌入征"、"肿瘤供血动脉征"多见,而肾周肿瘤组以肾脏移位伴肾轴旋转、肿瘤中心层面位于肾轮廓外多见.肾脏肿瘤组肿瘤的主要CT征象以"假包膜"、"囊变、坏死"、肿瘤血管丰富、下腔静脉内瘤栓及远处转移多见,而肾周肿瘤组以"分叶征"、"瘤内钙化"多见.结论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用于儿童腹膜后肿瘤的位置、起源及肿瘤的组织学特征的观察,其相应的CT征象有助于儿童腹膜后肾周间隙肾脏与肾周起源肿瘤的鉴别.

  • 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