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芳教授治疗小儿夜啼案例分享

作者:李宏媛; 武扬; 赵保东
来源: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 10(24): 56-58.
DOI:10.19787/j.issn.1008-1879.2019.24.22

摘要

张老在治疗小儿夜啼时,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小儿心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临床常从三方面入手:一方面从心肝论治,心主火,热伏于内,扰动神明,故入夜心烦而啼。肝藏魂,肝体阴而用阳,主疏泄,心神失养,肝失疏泄则扰乱全身气机,心烦惊悸,故用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清热镇惊、安神除烦。另一方面从整体观入手,注重后天脾胃论治、平衡阴阳,脾为后天之本,喜温恶寒,若脾胃失调,脏腑受寒,寒邪潜伏于脾,至夜阴盛,脾为阴中之阴,阴盛脾寒愈盛,寒邪凝滞,故入夜腹痛而啼。选穴用补脾经、揉一窝风、摩腹健脾温中散寒。最后适时清补结合,特定穴与经穴并重,小儿夜啼既有乳食积滞,需要清脾经,但乳食积滞多由于脾虚导致,需要清补脾经,针对食积的患儿需要清补结合,张素芳教授在治疗时善用小儿推拿特定穴与十四经穴配合应用,辨证与辨症相结合,临床疗效显著。

  • 单位
    山西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