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和平与战争是历史上哲学家一直关心和思考的问题。康德、尼采和老子关于和平与战争的思想分别在东西方哲学史上具有代表性。康德从理性出发,构建了一个普遍法制的公民社会,认为人类将随着理性的不断进步最终实现永久和平。尼采从权力意志出发,肯定战争才是人类社会的常态,和平只是由于力量均衡导致的暂时状态。康德与尼采关于和平与战争的思想之间存在张力,这种张力因双方出发点迥异而很难得到化解。与康德和尼采不同,老子主张“道法自然”“为而不争”,提供了解决和平与战争问题的另一条路径。探索这条路径一方面有助于平衡康德与尼采之间的张力;另一方面也表明东西方哲学在关于是否通过肯定人的主体性来解决和平与战争的问题上存在着另一种张力。在当今人类依然面临战争的毁灭性威胁的背景下,东西方哲学亟需展开一场关于和平与战争的深层对话,从而确保人类的持久和平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