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5个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栽培菌株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黑木耳栽培过程中4种胞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菌株胞外酶活性不同,但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随着黑木耳子实体的生长发育,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纤维素酶(FPase)的活性逐渐增强,并在子实体成熟时最高,子实体采收后活性迅速下降;漆酶(LAC)、多酚氧化酶(POD)活性在菌丝生长阶段较高,随着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酶活下降。
-
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