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慢性咳嗽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根据病因采用针对性治疗。分析其病因构成,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1个月、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120例患者中,咳嗽变异性哮喘44例,鼻后滴漏综合征3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16例,感染后咳嗽12例,心理源特发性咳嗽5例,病因未明7例。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50.0%(30/60)、56.7%(34/60)、73.3%(44/60);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5.0%(45/60)、93.3%(56/60)、96.7%(58/60)。实验组患者治疗2周、1个月、3个月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0、21.5111、12.8105, P=0.0047、0.0000、0.0003<0.05)。结论对于慢性咳嗽患者,分析其临床病因,按照诊断程序和诊断方法确定患者病因,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疾病预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