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效果。方法选取2016-06至2018-06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予以超声引导定位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常规使用0. 2%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记录两组患儿的穿刺情况;记录两组患儿的罗哌卡因用量、切皮前后血压(BP)及心率(HR)变化;记录术中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2、4、6、12、24 h及48 h的患儿疼痛FLACC评分及患儿首次使用乙酰氨基酚时间;记录患儿睡眠障碍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评价患儿术后12 h的镇静情况;记录患儿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穿针调整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而试验组的穿刺时间[(13. 42±2. 50) min]长于对照组[(5. 73±2. 1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儿的罗哌卡因用量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儿术后首次觅求对乙酰氨基酚时间[(19. 6±3. 2) h]明显晚于对照组[(11. 4±4. 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 h,试验组的FLACC评分(1. 6±0. 9)明显低于对照组(4. 3±1.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试验组术后12 h的Ramsay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小儿DDH矫正术采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可提供术后24 h有效镇痛,值得临床推广。
-
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