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妊娠孕产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建英*; 陈瑶; 陈芳; 曹建用
来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13): 961-964.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9.13.001

摘要

目的 分析高危妊娠的高危因素、可转变因素转归率及妊娠结局,总结高危妊娠管理经验,使其合理化,规范化,提高孕妇和围生儿的健康,保障母婴安全。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进行产检的6 472例孕妇,根据高危妊娠相关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并对高危孕妇进行系统管理。结果 1 610例高危妊娠孕妇,≥3种高危因素者163例占10.12%,2种高危因素者391例占24.29%,1种高危因素者1 056例占65.59%;前5位高危因素为流产史、年龄、妊娠高血压或轻度子痫前期、先兆早产和34周以上的孕妇胎膜早破;高危妊娠孕妇中,19~25岁249例占11.29%;26~30岁441例占18.27%;31~34岁536例占36.49%;≥35岁384例占23.85%。可转变危险因素妊娠高血压、先兆早产、内分泌疾病和产前出血,转正常率分别为32.77%占58/177、83.21%(109/131)、46.88%(45/96)和83.13% (69/83);剖宫产率最高的年龄段为≥35岁的孕产妇,随年龄的减少,剖宫产率逐渐下降;阴道助产率最高的年龄组为31~34岁高危妊娠孕产妇,但各组差异不多;围生儿死亡率最高的为≥35岁的孕产妇(χ2=24.989、4.189、4.344,P<0.05)。≥35岁的孕产妇发生子痫、产褥感染和产后出血的风险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的孕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3、14.594、25.306,P<0.05)。结论 高危妊娠的影响因素较多,对影响因素进行筛查、识别和管理,重视健康教育,促进医院管理和社区管理合作,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有助于降低高危孕产妇严重不良妊娠结局,改善母婴预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