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病毒之一。多个流行病学研究已经验证了丙肝病毒感染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之间的关系,表明丙肝病毒在该恶性疾病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HCV感染与恶性淋巴瘤发生、临床病理特征、抗病毒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旨在为HCV感染的恶性淋巴瘤患者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01-01-2015-08-31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8 516例病例资料。根据HCV抗体检测结果分为HCV感染阳性组(n=1 138)和阴性组(n=107 378),比较两组恶性淋巴瘤发生率、HCV感染与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联合抗病毒治疗疗效,并分析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从108 516例患者中检测出HCV感染阳性患者1 138例,HCV感染率为1.05%;HCV感染阳性患者发生恶性淋巴瘤的风险较HCV感染阴性患者增高(2.28%vs 1.45%,χ2=5.442,P=0.020,OR=1.588)。HCV感染阳性淋巴瘤与HCV感染阴性患者相比,Ⅲ/Ⅳ期(χ2=8.970,P=0.003)、脾脏体积增大(χ2=4.962,P=0.026)和肝脏功能异常(χ2=33.60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V感染阳性组(20/23,86.96%)与阴性组(900/1 455,61.86%)中成熟淋巴细胞淋巴瘤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4,P=0.015),而2组惰性B细胞淋巴瘤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0,P=0.527。HCV阳性淋巴瘤患者一线治疗完成率为88.46%(23/26),有效率为91.67%(22/24),73.08%(19/26)患者接受了抗HCV治疗。中位随访28个月,接受抗HCV治疗能够改善HCV阳性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χ2=11.361,P<0.001。治疗过程中3/4级肝脏毒性发生率为30.77%(7/23)。HCV阳性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0.00%和100.00%,侵袭性淋巴瘤患者分别为60%.00和78.00%。结论 HCV感染增加成熟恶性淋巴瘤发生风险,增加治疗相关肝脏毒性。抗HCV治疗改善了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预后。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