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牙列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的数字化制作流程。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牙列游离端缺损患者12例, 男性7例, 女性5例, 年龄(59±3)岁。采用口内扫描技术获取牙列、牙槽嵴及颌位关系的三维模型, 常规设计制作并试戴可摘局部义齿金属支架。金属支架就位于口内, 再次口内扫描获取牙列、牙槽嵴及金属支架的复合模型, 采用虚拟模型置换游离端牙槽嵴数字化印模的方法获取游离端修正模型。在游离端修正模型上设计栓体栓道式树脂基托及人工牙列三维模型, 并采用数字化切削技术制作基托及人工牙列树脂模型, 利用栓体栓道精准就位基托及人工牙列, 并用注塑树脂粘合金属支架、树脂基托及人工牙列, 打磨抛光后完成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临床试戴后与设计数据对比, 结果显示在人工牙列、树脂基托与就位栓体连接杆的连接处以及人工牙列与树脂基托连接处存在0.4~1.0mm的误差, 面误差为0.03~0.10mm。12例患者戴用义齿后, 仅2例患者因压痛而复诊调磨, 其余病例未见任何不适。本项研究使用的可摘局部义齿数字化制作流程可基本解决游离端修正模型的数字化制取以及树脂基托、人工牙列与金属支架的装配问题。
-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