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CT纹理分析(CTTA)技术鉴别胸段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0例胸段T1~3期食管癌患者胸部CT平扫及增强图像,以病理结果为基准,将T1+T2期食管癌设为A组(21例),T3期食管癌设为B组(19例)。运用Image J软件对减影后胸部CT平扫及增强图像基于感兴趣区域食管癌进行纹理分析,使用软件中的对比度、相关性、角二阶矩、逆差距及熵等纹理参数进行分析,与常规食管癌的MSCT图像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二者的差异性。结果 4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病理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A组21例中,T1期1例,T2期20例。A组与B组患者术后病理证实的淋巴结转移数目(t=-2. 380,P=0. 0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MSCT平扫及增强图像中,食管癌感兴趣区域增厚管壁长径(t=-0. 291,P=0. 773)及短径(t=-0. 013,P=0. 990)、平扫CT值(t=1. 751,P=0. 088)、动脉期CT值(t=-0. 048,P=0. 962)、静脉期CT值(t=-0. 081,P=0. 936)及强化程度(t=-0. 954,P=0. 34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TA对A、B组食管癌感兴趣区域纹理参数的角二阶矩(t=2. 364,P=0. 023)、逆差距(t=2. 886,P=0. 023)、熵(t=-3. 236,P=0. 003)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度(t=-1. 136,P=0. 263)和相关性(t=1. 954,P=0. 058)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TA可作为胸段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可行性工具,其角二阶矩、逆差距和熵参数值可判断胸段食管癌T分期及预测淋巴结转移情况,为T3期食管癌手术淋巴结清扫提供帮助。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无锡人民医院; 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