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肺部超声评估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 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将RDS患儿分为早产儿64例(胎龄<37周)和足月儿16例(胎龄≥37周且<42周)。根据X线胸片检查结果将RDS患儿分为轻症组52例和重症组28例。比较不同胎龄RDS患儿治疗前的肺部超声表现、不同病情程度RDS患儿治疗前不同部位的肺部超声评分(LUS)、不同病情程度RDS患儿治疗前后双肺12区的LUS,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治疗前不同部位LUS评估RDS患儿病情程度的价值。结果早产儿肺实变、融合B线、胸膜线异常发生率高于足月儿[20.31%(13/64)比0(0)、73.44%(47/64)比18.75%(3/16)、75.00%(48/64)比12.50%(2/1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前, 重症组RDS患儿右肺、左肺、双侧肺4区、双肺12区、肺底的LUS均高于轻症组RDS患儿, 分别为右肺(11.49±1.88)分比(8.64±1.04)分;左肺(11.24±1.27)分比(8.38±1.52)分;双侧肺4区(10.43±1.21)分比(7.16±2.27)分;双肺12区(24.23±2.62)分比(19.30±2.26)分;肺底(4.57±1.25)分比(2.62±0.59)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轻症组和重症组RDS患儿的LUS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 但轻症组下降幅度大, 轻症组和重症组RDS患儿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前右肺、左肺、双侧肺4区、双肺12区、肺底的LUS评估RDS患儿病情程度均具有一定准确度,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95%CI:0.787~0.972)、0.871(95%CI:0.789~0.954)、0.849(95%CI:0.758~0.939)、0.862(95%CI:0.779~0.945)、0.808(95%CI:0.694~0.923)。当右肺LUS的最佳截断值为9.500分时, 敏感度为95.5%, 特异度为72.4%;当左肺LUS的最佳截断值为10.500分时, 敏感度为81.8%, 特异度为84.5%;当双侧肺4区LUS的最佳截断值为9.500分时, 敏感度为77.3%, 特异度为81.0%;当双肺12区LUS的最佳截断值为21.500分时, 敏感度为90.9%, 特异度为77.6%;当肺底LUS的最佳截断值为3.500分时, 敏感度为63.6%, 特异度为84.5%。结论肺部超声应用于RDS患儿可较好地评估病情程度和PS治疗效果。

  • 单位
    定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