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标记类鼻疽菌的构建及其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建高; 饶承龙; 刘文正; 吴潘; 王旭冉; 南栋琪; 杨文波; 毛旭虎*
来源: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2, 44(20): 2105-2112.
DOI:10.16016/j.2097-0927.202204009

摘要

目的 构建类鼻疽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seudomallei)的荧光示踪载体,获得自发荧光的类鼻疽菌株,并对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感染过程进行初步应用研究。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绿色、红色和蓝色荧光蛋白(green/red/blue fluorescent protein, GFP/RFP/BFP)基因分别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UCP28T上,构建类鼻疽菌组成型荧光表达载体,并通过体外细菌培养观察外源性荧光蛋白的表达对细菌生长能力的影响,以及荧光标记细菌遗传稳定性的检测。通过炎症因子IL-8的检测评价荧光标记细菌对宿主细胞感染能力的变化。利用活细胞工作站观察类鼻疽菌被宿主细胞自噬体包裹的动态过程。结果 构建了三种荧光标记的类鼻疽菌示踪载体,并且能在体外传代20代内稳定表达,且外源性荧光蛋白的表达不影响类鼻疽菌的生长和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同时,利用高分辨率活细胞成像系统观察到红色荧光标记的类鼻疽菌与宿主细胞GFP-LC3共定位的动态变化过程。结论 本文成功构建了三种荧光标记的类鼻疽菌,以期为类鼻疽菌致病机制的研究、抗菌药物的筛选提供重要实用工具。

全文